智能终端知识产权风险及发展环境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韩俊、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副司长杨哲、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副庭长王闯、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等出席研讨会。
当前,整个通信领域呈现移动互联网化,智能终端作为最重要的载体,正在为这个产业带来剧变。智能终端近三年在全球保持了50%的高速增长,而且在整个移动终端当中占了50%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发展速度更快。据了解,去年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的出货量为2.18亿,同比增长167%。在整个移动终端中的占比是55%,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伴随着智能终端的飞速增长,诉讼量近十年以来也出现了增长的态势,部电信研究院的专家在对6000多个纠纷案例进行了筛选以后发现,其中有2064个有效诉讼是和智能终端密切相关的,尤其从2006年开始,就出现了明显的涨势,到2010年开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预计未来几年诉讼量还会维持较高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王闯副庭长认为,目前我国信息通信领域中有一个“三高”特点,即专利高度聚集,创新高度活跃,竞争高度激烈,“三高”特点引发了这个领域独特的知识产权问题,也对我国专利司法保护提出更高要求。第一,专利高度聚集,引发的专利重叠现象值得高度重视。超过一半的专利都跟信息通信领域密切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一个人能够知道生产一款智能终端产品,需要多少专利许可,所以恐怕这个现象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将来我们是不是有必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授权标准,提高授权质量,从而减少这种交替重叠现象。这个现象使得在司法认定专利侵权赔偿数额上更加困难,一个智能终端产品,覆盖了成百上千的专利,让法官判别其中一个专利或者数个专利在这个产品当中的盈利贡献,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专利侵权赔偿的数额,这方面要尝试一些新的方法和方式。第二,标准必要专利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审慎对待。在信息通信领域,标准必要性问题比其他任何领域都显得突出和迫切,对于标准必要专利到底应该采取什么司法导向和措施,这些问题都已经呈现在法官面前。特别是在标准必要专利行使的时候,还和反垄断问题交织在一起,从而使这种案件审理难度逐步提高。第三,创新高度活跃,从而为司法权力救济及时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创新数字非常大,现在产业创新已经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向商业模式创新转变,已经从原来的封闭式为主导转向以开放式为主导,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大对创新的保护力度,来提高它的及时性,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我们不能对一个企业创新提供及时保护,往往导致企业陷入赢了官司输了市场的窘境,所以对法院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部科技司韩俊副司长介绍,今年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将重点抓好两大工程:一是企业知识产权的能力工程,这个工程旨在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目前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市场主体的能力不足造成的。二是产业知识产权风险评估和预警工程,这个工程主要是增强产业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国智能终端去年出货量同比增长167% 智能终端知识产权风险不容忽视 -智慧财产网
来源:新华网 编辑: 发布时间:2013-05-17 10:27:00 浏览次数:2107 次
相关阅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专利等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决定》实施情况报告 [2022-04-08]
- 山东大学名誉院长徐显明教授为中央政治局讲解民法典的精神与依法治国 [2022-02-10]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021-11-09]
- 王春晖:中国互联网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执法的里程碑 [2021-04-12]
- 李克强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 [2019-03-15]
- 周强: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2019-03-13]